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参与度再创新高!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2)

来源:能源与节能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9-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山东省教育厅向大赛组委会、主办大学山东大学、全体评审专家及评委发来贺信向与会的各高校师生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贺。希望各高校深化教育教

< img src="http://p0.qhimgs4.com/t012851e4be5bd574fe.jpg">

山东省教育厅向大赛组委会、主办大学山东大学、全体评审专家及评委发来贺信向与会的各高校师生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贺。希望各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更多青年大学生走创新成才报国之路,提供强大的创新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才保障。

参赛学生代表山东大学周东方宣读比赛承诺书,保证遵守比赛安排,遵守比赛规则,坚持公平原则,虚心接受专家意见。

比赛现场,志愿者高举比赛旗帜,参赛高校的旗帜和主办方的旗帜进入开幕式会场。

参赛领导与嘉宾共同启动比赛

线上线下融合,优秀作品有望被企业“结合”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决赛采用线上结合和离线方法。参赛者将围绕主题进行线上答辩,参赛作品将在云展厅展示。每个团队将有15分钟的时间回答和回答问题,评审专家将进行线下评审。经过网络答辩、专家评审、分组讨论、合议评审,评选出了大赛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组织奖等最终奖项。

记者在决赛答辩中注意到,除了比赛的评委外,一些企业领导也来到现场观察。与与会专家学者交流,希望能找到适合孵化制作的优秀作品并进行后续合作。

“这次比赛让我看到同学们的创新能力还是很强的。”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林表示,此次大赛的主题是“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重点关注清洁能源生产,致力于打造国内新能源技术研发新高地发展理念。非常相关。他希望通过本次大赛与高校建立联系,继续深化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搭建合作平台,真正落实学生的优秀作品和研发成果,助力国家碳达峰和碳减排。碳中和目标。他鼓励大学生走进企业,勇于创新,承担绿色发展时代的责任。

本次大赛的举办恰逢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山东大学副校长吴震表示,在校庆前举办本次节能减排大赛,有利于增强学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对促进全校节能减排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节能减排战略。 “山东大学也有很多球队在这次比赛中进入了决赛,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取得好成绩。”近年来,山东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以政策为保障、以课程为基础、以平台为支撑、以竞赛为导向、以学分为动力、以学科高度协同的综合创新创业体系。科学、教育和生产教育。教育体系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全员、全过程、全覆盖”。学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被评为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大学”和国家“大众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

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邢建平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到本次比赛。前期,山东大学组织校园内近300支队伍参加初选,共有18支队伍进入决赛。据介绍,早在2009年,“节能减排”就被山东大学列为校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由学校教授牵头进行五位一体的学习培训。 “希望通过比赛,同学们能够培养敢于拼搏的精神,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情报站”,全省60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


文章来源:《能源与节能》 网址: http://www.nyyjnzz.cn/zonghexinwen/2021/0905/1936.html



上一篇:山大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竞赛
下一篇:一夜飙升10%!欧洲五国发联合声明 能源市场又炸

能源与节能投稿 | 能源与节能编辑部| 能源与节能版面费 | 能源与节能论文发表 | 能源与节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能源与节能》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