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叫停退役动力电池储能建设国家能源局向万亿储

来源:能源与节能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办公厅发布“新能源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征求意见稿)》公告(以下简称《管理条例》)。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6月22日至2021年7月22日。 《管理条例》

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办公厅发布“新能源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征求意见稿)》公告(以下简称《管理条例》)。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6月22日至2021年7月22日。

《管理条例》主要围绕我国储能发展展开,全文共6章25条,其中第3章备案建设第14条引起业界关注,内容显示: “在电池一致性管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动力电池性能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之前,原则上不新建大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储能项目。对已建成投产的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储能项目,要定期评估电池性能,加强监测,加强监管。”该规定被业内解读为国家能源局紧急暂停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不能参与储能项目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国家约580万。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预计到2025年,全球乘用车电动汽车销量也将上升至1400万辆。 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总量将达到63.-6GWh,同比累计增长2.3%。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达到137GWh,同比增长17%。预计到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470GWh。

新能源市场销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动力电池装机量激增,但不可忽视的是,社会和车企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动力恢复压力电池。据行业统计,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总量将达到20万吨左右,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78万吨左右。

目前动力电池的设计使用寿命为5-8年。使用寿命到期后,并不等同于废旧电池。据业内人士介绍,动力电池退役后,可拆解成模块或电池,组成小电池,用于低速电动车、太阳能路灯等产品。也可以将多个完整的电池组组合在一起,用于风能、光伏等场景。小型储能。

曾有行业专家告诉汽车预测者,目前的发电状态是24小时不间断,但在用电量方面,无论是对城市、行业、居民等,都存在着中断的情况。工作和休息。这就是为什么在用电量中有峰谷概念的原因。如果产生的电力不能使用,则被业界称为“垃圾电”,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利用电池发挥良好的储能作用,可以实现峰谷调节。

据能源局消息,2020年我国新型储能规模将突破千万级,标志着新型储能基本实现了从研发示范进入商业化初期。电动汽车是储能方式之一。有行业预测,电动汽车的储能方式有望在2030年实现峰谷平价。随着储能规模的增加,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256亿元。2030年左右,市场规模将达到12070亿元。

储能市场规模将达万亿,能源局发布《管理规范》,停止使用动力电池参与储能项目建设。无疑给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储能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分析师告诉汽车预测者,储能电池不同于动力电池。目前,根据使用场景,电池可分为消费类电池,主要用于手机、电脑等消费类电池产品;动力电池用于搭载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用于储能场景的“抖峰填谷”。

以动力锂电池为例。新能源汽车的寿命一般为5-8年,而储能项目的寿命一般预计大于10年。动力锂电池的循环寿命为1000-2000次,储能锂电池的循环寿命一般要求大于3500次。此外,动力电池需要安全快速的充电。目前普遍采用充放电容量在1C左右的能量型电池。储能电池需要连续充电或放电两个小时以上,所以宜使用充放电率≤0.5C的容量电池。严格来说,新能源汽车退役后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为更大程度上保障储能安全,能源局提出,在电池一致性管理技术和完善动力电池性能监测评价体系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原则上,不应新建大规模动力电池梯队利用。储能项目。此外,新能源储能项目并网投运前,应按照国家质量、环境、消防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文章来源:《能源与节能》 网址: http://www.nyyjnzz.cn/zonghexinwen/2021/0626/1800.html



上一篇:专家:蓝色燃料或成中国能源转型桥梁
下一篇:《云南省节约能源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能源与节能投稿 | 能源与节能编辑部| 能源与节能版面费 | 能源与节能论文发表 | 能源与节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能源与节能》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