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AI“搭档”能源改革,节能降碳更“便宜”

来源:能源与节能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人工智能探索降碳效率“最优解” 从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概念元年”迈入2022年“双碳”目标的“行动元年”,诸多产业在落地过程中,都绕不开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平衡

人工智能探索降碳效率“最优解”

从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概念元年”迈入2022年“双碳”目标的“行动元年”,诸多产业在落地过程中,都绕不开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平衡节能降碳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过去只有在研发飞机、导弹的时候会使用计算机,现在家里的扫地机器人、空气炸锅都是智能化的。与之类似,越来越多的软硬件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细微之处,助力节能降碳。

论坛上,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合伙人左林提供了一个看待“双碳”目标的新角度。要实现“碳中和”的社会目标,怎样才能付出更少的成本?他从产业发展的经验中总结出,最好的方法是由技术进步来消化节能降碳所产生的成本。

国内首款实现“碳中和”的气泡水

“目标远不止产出一批零碳气泡水,”孙捷补充道,更深层次的,通过对一个消费品的碳足迹排查,帮助企业了解碳排放的热点在哪,这样就可以在供应链上找到减排的有效方式,从而给整个产业带来更大的环保效益。

  编辑:朱伟

此时,以探索效率最优为方向的人工智能技术,就是能源改革一个不错的“拍档”。一方面,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这类单向技术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可以助力绿色生产工艺的改进;另一方面,在商业模式的应用中,人工智能可以为能源改革提供巨大的驱动力。左林进一步解释道,以储能领域为例,可再生能源发电有不可避免的波动性,要降低储能成本,就可以利用智慧能源系统对电能进行调节,削峰填谷,从而大幅节省建设储能硬件设施的成本。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下,人类能更轻易地获取更强大的算力了,而易得的算力,也让节能降碳的技术进步得以深入到社会各条“毛细血管”之中,不仅改变了能源生产过程,社会消费过程也发展了改变。

责任编辑:戎兵

  作者:张天弛


当下,除了零碳工厂、零碳建筑外,就连气泡水等快销品,都能实现“碳中和”了。远景碳管理业务总经理、远景智能副总裁孙捷在论坛上分享了一则案例,该公司与元气森林品牌共同推出了国内首款“碳中和”气泡水。具体如何实现?元气森林在其利用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实现100%零碳排放的工厂里,生产出来一批气泡水;利用区块链结束,把这些气泡水的碳足迹盘查清楚,再通过购买碳汇等碳抵消方式,实现这批产品的碳中和。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光伏发电,”他解释道,过去十几年,不断成熟的产业技术让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了20倍。实现了平价上网,光伏发电就从依赖补贴,转变为一个能盈利、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在他看来,在接下来朝“碳中和”目标迈进的路上,需要找到更多像光伏技术这种,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升级,来消化掉成本的能源改革方式。

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天举行的“多维融合,碳路未来”主题论坛上,与会专家们追溯了人类3场科技革命的演化规律,从技术进步角度提出,人工智能加持能源改革,或许能探索出一条效率最高的降碳之路。


文章来源:《能源与节能》 网址: http://www.nyyjnzz.cn/zonghexinwen/2022/0902/2474.html



上一篇:华泰证券:能源成本中枢抬升为催化剂 节能增效
下一篇:英媒:瑞士启动节能运动或实行能源配给制

能源与节能投稿 | 能源与节能编辑部| 能源与节能版面费 | 能源与节能论文发表 | 能源与节能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能源与节能》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